熊猫专列·成都号

熊猫专列·成都号

行业  

交通

客户  

成都文旅

分享  

项目概述

熊猫专列·成都号以“山河律动”为设计主题,将蜀地山水与历史文化融入列车设计,打造出一列移动的文化风景线,为旅客开启一段有温度的旅程。

案例图片


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——杜甫以诗句为成都的自然风物写下隽永的注脚。这座被山水深情环抱的城市,既有巍峨高山拔地凌霄,也有蜿蜒江河交错纵横。云雾常年流转于幽深峡谷,日月交替映照雪峰之巅。千百年来,这里的山川保持着近乎亘古的韵律,沉静而博大,在无垠时空里默默奏响自然的乐章。

案例图片

然而,一旦踏入城市,节奏便截然不同。热气蒸腾的火锅,巷弄中此起彼伏的叫卖声,街头巷尾的茶馆、麻将声与谈笑声,共同织就了成都独有的烟火气息。这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喧嚣,既让人心安,又令人沉醉。

案例图片

当火车缓缓驶出城市,奔向远方,窗外交替的山川景致与人间的烟火气息交织相融,旅途便成了一段难忘的回忆。对许多人而言,火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,更承载着离别与重逢的深情,满载归乡与远行的故事。


时代的旅途:记忆中的列车

绿皮火车,曾是几代人共同的出行记忆。它或许正逐渐被时代淘汰,但那些深植于心的画面却从未褪色:慢悠悠的行驶节奏、沿途值得细品的风景、车厢内熙攘而亲切的人语嘈杂……这一切构成了独属于绿皮火车的时代印记。而如今,这列承载珍贵回忆的“慢行者”,即将焕发新生——意町有幸受邀,为“熊猫专列·成都号”设计涂装与标识。当旅人的情怀与设计师的笔触在此相遇,我们的旅程,也正随着铁轨的延伸,悄然开始。

82b9a042-0d78-40fa-8135-f24ca414b682b.jpg

案例图片


山河律动:一幅流动的蜀地画卷

从西岭雪山到四姑娘山,从贡嘎雪山到仙乃日,无不展现出大好山河的壮丽风光。因此,我们以“山河律动”为核心主题,运用简洁而艺术化的线条勾勒山体的起伏,使其在车身上律动延展,宛如音符般奏响。这不仅呼应了成都“国际音乐之都”的美誉,更描绘出一幅流动的蜀地山河画卷。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


色与意:从蜀绣到车身

如果线条是旋律,那么色彩便是音色。我们承袭了蜀绣的经典色调——宝石蓝与金色。宝石蓝在车体大面积铺陈时显得沉稳而深邃,仿佛将夜幕下的山川凝固在列车之上;金色的线条则像水流一样在车身两侧延展,灵动而明亮。二者交织,让整个车体既有山河的厚重,又洋溢着时代的节奏。更为精妙的是,我们在车身细节处融入了金沙遗址“太阳神鸟”的暗纹,它低调却深刻,像是历史在铁轨上留下的回响。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


标识的语言:亲和与时尚

与稳重大气的外部涂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内部标识更注重营造亲和感。我们选择了圆润且有机的造型,灵感依旧源自水的形态。水不仅是四川地貌的灵魂,更是日常生活的点滴。 在材质选择上,我们采用了白色汉白玉与古铜的搭配,简洁而不失质感。这种组合与车厢的整体环境相得益彰,既和谐呼应,又在低调中流露出现代与时尚的韵味。标识不再仅仅是冰冷的符号,而成为了一种温润的象征,承载着成都这座城市的包容气质。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


从设计到落地的喜悦

从精密严谨的工程图纸,到每一处细节的现场调试,将“山河律动”的主题从概念转化为飞驰的实体,并非一帆风顺。我们经历了材质与色彩的反复试验,克服了弧形车体对线条对齐的苛刻要求,也在工艺与成本的约束中不断寻找最优解。 但当列车终于驶出站台,晨光洒落——宝石蓝的车身在光照下流转着深邃的辉芒,金色线条如奔腾于蜀地的江河般生动闪耀。整列车仿佛活了过来,山脉与水脉在行进中共鸣交错,如同一幅驰骋于铁轨之上的流动画卷。那一刻,所有曾横亘于前的困难,都化作了更深刻的满足。我们站在月台上,望着它渐行渐远,心中涌起的,是只有亲手创造美的人才能体会的喜悦。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


旅行与记忆

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”,曾是李白对天堑的慨叹;而今天,我们将山河的律动绘作列车的外衣,让天堑变通途,伴每一位行者穿越锦绣山河。 当“熊猫专列·成都号”缓缓启程,山形曲线在光晕中起伏,神鸟纹样若隐若现,标识如流动的笔墨点缀其间——那一刻,列车已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,而是一段被铭记的旅程。它承载着成都的从容与深厚,也珍藏起每个人心中的奔赴与回望。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;月台之后,我们已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。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

案例图片